導讀:學習的本質是什么?愛因斯坦說:全部科學不過是日常思考的精練而已。學習的本質,不在于記住了哪些知識,而在于它觸發了你的思考。說到底,大學看重學習,但更看重元學習,更關注學生能否樂于學習,善于學習,長于學習。唯有如此,大學才無愧于大學。
那如何才能引發學生的深度思考,養成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好習慣呢?這便涉及到在教學過程中教與學的技術、技巧、方式、方法和手段的運用,即教學方法的選擇。為提高高校教學質量,高校都在積極地探索新的、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下面對目前國內外比較流行的PBL和TBL兩種教學法進行了比較分析。
作者丨曹凈植
來源丨《教育教學論壇》
01PBL教學模式的基本思想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項目式學習),是基于現實世界的以問題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與學習模式,最早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的醫學教育。PBL教學模式強調學習要圍繞著具體而復雜的任務和問題展開,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反思式學習、培養學生高級思維能力。
PBL在麥克馬斯特大學的成功引起了很多高校的效仿,也得到了其他教育領域學者的認同。如今,PBL已經被廣泛應用于醫學、法學、管理學等眾多學科領域。也正是由于PBL在不同領域的應用,使得PBL在實踐中已經呈現出不同的態勢與模式,因而對于PBL概念很多學者都給出了自己的解釋。
無論不同學者對PBL做何種闡述,它的精髓都體現在:以問題為導向(也有說以項目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以小組合作學習為方式,鼓勵學習者置身于具體情境中,運用多學科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問題,而教師只是參與者和指導者。PBL強調教與學是一個動態創新的過程,真正地實現教學相長。
其設計和實施過程如下:
(1)選擇一個適當的、有價值的問題;
(2)安排學生學習;
(3)設計教學單元;
(4)在關鍵之處給學生以指導;
(5)對教學進行評估并調整指導方法。
02TBL教學模式的基本思想
TBL(Team-Based Learning,團隊式學習),是在PBL基礎上改革創新并逐漸興起的一種有助于促進學習者團隊協作精神,注重人的創造性、靈活性與實踐特點的,以教師講授與學生討論相結合的新型成人教學模式。
2002年以前,國外學者稱這種教學模式為“Team-learning”。2002年Michaelsen等學者將這種模式命名為“Team-Based Learning”,并在歐美發達國家的醫學等課程教學中逐步地推廣應用,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綜合素質上的作用已被初步證實。
其實施步驟描述如下:
(1)課前準備:教師首先劃定學習范圍,然后學生組建團隊,進行課前預習;
(2)課堂討論:先小組代表發言,同樣問題組間進行討論,最后教師精講,得出結論;
(3)教學評估:理論考核,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學生填寫反饋意見問卷。
03兩種教學模式的分析比較
(一)PBL與TBL的不同點
1、核心價值不同
PBL的核心價值是問題,通過設置實際的、有意義的、有價值的、啟發性強的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TBL的核心價值是團隊,通過組建團隊,使學生積極參加團隊活動,相互信任、相互鼓勵,在合作學習中提升個人能力以及建立自主學習的觀念。
2、分組原則不同
PBL隨機、無原則,學生自行分組,這樣容易導致組間實力差異較大,可比性差,降低教與學的效果,只能算作學習小組;TBL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原則,每個小組均按照年齡、性別、性格、成績、能力等因素的差異性劃分為固定小組,注重組內的互補性和多樣化,既有利于增強團隊的凝聚力,組間亦可對比,可稱為學習團隊。
3、學生角色不同
PBL模式中學生是參與者,在復雜的問題情境中努力地調查研究并解決問題;TBL模式中學生是團隊合作者,預習教師規定內容;資源共享、合作分工、頭腦風暴、溝通交流、取長補短。
4、教師角色不同
PBL模式中教師是認知教練,教師給設定問題情境,創造一種學習環境激發學生思考,適時地對學生的思維進行監督和指導,最后進行評估;TBL模式中教師是組織者和引導者,對于布置預習的內容要仔細研究,相應測試的答案要字斟句酌,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實際運用及信息匯總,最后做出評價。
5、認知焦點不同
PBL注重學生收集資料、制定方案、解決問題;TBL注重在有清楚教學目標的課前和課上學習,通過合作學習、討論學習強化所學知識。
6、元認知焦點不同
PBL注重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找尋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教師適時地給予指導;TBL注重學生通過組內討論、組間交流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團結協作精神,學會在研究和創造中學習。
7、評估體系不同
PBL根據學生回答問題的次數、質量以及提交的書面報告進行綜合評估;TBL除理論考核外,教師對學生作出評價,還要組內互評、組間互評。
(二)PBL與TBL的相同點
PBL與TBL的相同點,具體可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TBL是在PBL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兩者都以建構主義理論為學理基礎。
2、無論是PBL以問題為出發點,還是TBL以知識為出發點,都能很好地促進學生自主學生、獨立思考、協作意識以及表達能力的提高。
3、兩者均以學生為中心,弱化了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向注重學生各項能力培養的方向轉變,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加強了教師與學生的互動。
4、兩者的評價體系雖不算完善,但相對于傳統單一的評價方式,能夠多方面反饋授課的質量和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從而對整體上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有所裨益。
04結論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教育應做到使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而教學改革地不斷深入也是為了迎合社會對多元化和創新綜合型人才的需求。作為教學第一線的工作者,帶進課堂的不僅是課本、情感和信心,一堂堂的課,更是承載了教師的基本使命。通過對當前比較流行的PBL與TBL兩種教學法進行對比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PBL教學法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并運用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TBL教學法引導學生自我導向式學習,有利于學生拓展思維,深入思考,成為積極的人和合作的人。無論具體的教學模式如何,兩者都體現了科學的教學理念。
(2)每種方法都有其特色及閃光點,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也都存在一些局限,我們可以在教學實踐中提煉二者的精華,形成優勢融合,在學習借鑒的基礎上采取PBL與TBL相結合的有效的教學模式。
(3)教無定法,學無止境,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我們能夠做的,就是根據學生特點和教學條件,根據不同課程和不同內容而采取相對有效的教學方法,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傳遞知識、傳遞智慧。
【信息來源:匠心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