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學院:
為全面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等精神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0]34號)》要求,深入推動醫學教育綜合改革,全面提升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經研究決定舉辦學校第七屆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實驗大賽,并選拔優秀項目參加全國大賽,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參賽對象
學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以團隊形式參加(團隊成員3-5人,指導老師不超過2人),每位學生須在作品中有實際貢獻。積極鼓勵跨學科、專業、學院聯合組建團隊參賽,促進學科交叉優勢互補。作品提交后,團隊成員及排序、指導教師不可更改。
二、項目類別、分組及要求
(一)項目類別
1.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研究論壇
為解決醫學問題或以實驗手段解釋醫學現象而開展課外科研的尚未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
2.大學生基礎醫學實驗設計論壇
為解決醫學問題或以實驗手段解釋醫學現象而開展課外科研的原創性科學研究實驗設計。
(二)項目分組
參賽作品分以下5個學科組(按作品所屬學科領域),各學科組及亞組涵蓋的內容范圍參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醫學科學部的項目申報指南設置。
1.基礎臨床。涵蓋下列系統/疾病與交叉學科的基礎研究創新,分以下7個亞組:
(1)呼吸、循環、血液系統;
(2)消化、泌尿、生殖系統(含圍生醫學、胎兒和新生兒);
(3)內分泌、神經系統、精神疾病、老年醫學;
(4)醫學免疫學,醫學病毒、醫學病原生物與感染
(5)腫瘤學(血液系統除外);
(6)其它、綜合與交叉研究(生物醫學工程/再生醫學、醫工交叉等);
(7)檢驗醫學。
2.法醫學。圍繞司法實踐中的生物與醫學證據問題開展的相關基礎研究,分以下2個亞組:
(1)法醫病理、臨床、毒理、精神等;
(2)法醫物證、毒物分析、法醫現場等。
3.預防醫學。涵蓋環境衛生、職業衛生與職業病學、食品衛生與營養、衛生毒理、衛生分析化學、流行病學、心理因素與健康等基礎研究創新,分以下3個亞組:
(1)流行病學(傳染病、非傳染?。?;
(2)環境、職業、營養、行為、心理因素與健康;
(3)預防醫學新技術與新方法(包括多學科交叉與整合研究)。
4.中醫藥學。立足中醫藥領域的關鍵科學問題,重點支持用現代科學解讀中醫藥學原理,說清楚講明白中醫藥療效和中醫藥新技術與新方法的基礎研究,分以下3個亞組:
(1)中醫基礎研究創新/中西醫結合的基礎研究;
(2)中藥的藥理、尤其是中藥功效物質、藥物劑型等基礎研究;
(3)中醫藥相關交叉研究(人工智能、大數據、系統論等)。
5.口腔醫學。立足口腔醫學學科發展前沿,涵蓋牙頜面發育機制、牙頜面組織再生和修復、口腔疾病發生及防治機制與相關交叉學科的基礎研究創新。分以下3個亞組:
(1)牙頜面的發育機制、組織再生和修復;
(2)口腔疾病病因及防治機制;
(3)口腔醫學相關交叉研究(口腔微生態、人工智能等新興研究領域)。
(三)項目要求
作品要求具有創新性、科學性、可行性。要求學生本人及團隊獨立完成或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
1.實驗設計作品:要求自主選題、自主設計、自主撰寫;強調自主原創性,不得抄襲或借用指導教師各類基金項目的內容,可在各基金項目的拓展方向上選題自主設計。實驗材料經費預算限定在10萬元內。
2.創新研究作品:要求學生在自主設計的基礎上、自主實施完成。不得抄襲或借用研究生完成的內容。
注:本論壇往屆獲得三等及以上(包括終審)的同類作品不得重復參加(鼓勵參加過實驗設計論壇的項目完成后形成論文、參加創新研究展示交流);獲得過全國生命科學(創新創業)類、挑戰杯、“互聯網+”等省級、國家級三等獎(銅獎)及以上的作品不得重復參加。經查重,與往屆獲獎作品重復30%以上取消資格。
三、比賽流程
(一)報名
根據國賽要求,校賽采用網絡報名,報名網址:www.jcyxds.com,報名截止時間為4月12日(周三),報名操作及要求詳見附件2,中英文摘要模板、原創性聲明等報名相關文件格式要求及評分標準見附件3。
(二)校賽
學校將于4月下旬組織專家對項目進行評審,評選一、二、三等獎,并推薦優秀項目參加國賽,具體時間安排及要求另行通知。
四、有關要求
1.全國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研究暨設計論壇已納入“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榜單”,為山東省及學??冃Э己苏秸J可的學生比賽項目,請各相關二級學院高度重視,積極動員師生報名參賽,加強項目指導,不斷提升參賽項目質量。
2.為便于工作開展,參賽師生請掃碼加入微信群(詳見OA教務通知)。比賽聯系人:屈志強;聯系方式:3616208,663399;郭艷玲;聯系方式:3616236,665576。
附件:
1. 第九屆全國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研究暨實驗設計論壇通知
2.大賽報名操作指南
3.參賽作品格式要求
(附件詳見OA教務通知)
澳門十大正規網投平臺
2023年3月27日